公园方透露,当年申报国家森林公园曾遭当地阻碍

“上春山,踏青行。”这是今年春天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知晓度最高的广告词,这也是今年公园花朝节的主题。相比往年,今年花朝节花卉规模放更集中,赏花景点更精致,活动环节更精彩,许多沉浸式的赏花体验吸引了大批游客。

然后,回顾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历程,公园许多工作20年以上的老员工,都不忍回忆申报国家公园时被当地相关部门“打压”的情景。

知情人士透露,原本国家森林公园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特别是林业部门引以为豪的政绩。然而,在2005年观音山申报国家森林公园时,公园所在地东莞市的相关部门,甚至东莞市林业局却充当了时任市市长刘志庚(已落马)的“打手”,拒绝为公园提供任何申报服务。

特别是2005年底,原国家林业局批复观音山成为国家森林公园之后,东莞市林业局竟然拒绝承认这一称号,还要求上级部门收回这为当地增光添彩的牌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志庚看上了观音山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原石新村)。20世纪90年代中期,观音山是一座黄山。1995年到1997年,石新村想在观音山搞旅游开发,但由于没有长远规划,除了卖地给人盖楼,再无其他进展。

1997年,由于村里资金缺乏,难以为继,导致干群关系恶化,观音山旅游开发陷入困境,成为“烂尾”工程。于是,当地村民就举报了该项目,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追究村委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就这样纠缠了两年,无奈之下,石新村委会于1999年找到了黄淦波。当时,黄淦波正在经营企业,有头脑,也有资金。经过多次接触,黄淦波愿意接手观音山,将其打造为森林公园。当年11月30日,黄淦波与石新村委会签订了《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联合开发合同书》,承包期50年。

此后,黄淦波想尽各种办法建设观音山,提升观音山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

2000年12月31日,东莞市政府办公室就东莞市林业局报送的《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请示》作出《关于建立银瓶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和同沙等16个森林公园问题的复函》,同意建立的森林公园包括了观音山森林公园。函中所附的观音山森林公园简况:位于樟木头镇,由石新、古坑、樟洋、官仓等村的部分林地组成,总面积26178亩。

2001年9月3日,黄淦波欲筹建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更好地开发经营观音山森林公园,又与石新村委会补签了《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次年,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2001年10月31日,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就东莞市民族宗教局报送的《关于重建樟木头观音寺的请示》作出批复,同意在观音山森林公园内观音寺旧址范围内重建观音寺,并称这是“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满足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

正当观音山逐步显现出其独特生态、文化魅力的时候,刘志庚到东莞任职了。

2004年2月,刘志庚赴任东莞市委副书记。短短几个月,刘志庚看上了观音山这片“沃土”。许多官员迎合刘志庚的思路,意图将观音山建成楼盘获得政绩。

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多艰

自从刘志庚看上观音山之后,东莞市政府和市林业局就换了一幅面孔。

2005年初,观音山森林公园向东莞市林业局报送了有关申报国家森林公园的材料,请求批准和支持。但东莞市林业局以没有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等理由,不同意申报。

此后,观音山森林公园又多次向樟木头镇政府书面报告有关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请求镇政府向市林业局报送有关资料,支持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镇政府却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观音山申报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当地再想开发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就算是为了刘志庚的政绩,也要阻碍观音山申报。何况,刘志庚意图把观音山收入自己囊中。

观音山在得不到东莞市林业局支持的情况下,根据《广东省林业局关于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行政审批管理办法》,“申请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变更隶属关系的,应当备齐申请书和相关材料,送省林业局审查提出书面意见后,再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的规定,越过东莞市林业局,直接向广东省林业局提出申请。

这次“越级申报”直接“点燃”了东莞市林业局的火焰。尽管观音山森林公园的所谓“越级申报”行为完全合法,却也因此让东莞市诸多部门觉得“伤了面子”,使得森林公园开始持续面临一系列的经营风险。

2005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复观音山为国家森林公园。

然而,时任东莞市林业局局长罗松茂却多次到省林业局要求撤销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称号。而樟木头镇政府也向国家林业局申诉,欲取消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称号,同时在多次行文中拒绝承认观音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罗松茂以及樟木头镇的种种行为,让外界无法理解。原本民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出钱出力保护森林,争取到国家级的招牌,这是为当地争光添彩的事,当地政府和林业局应该要高兴的事情,怎么会变成了反对呢?

进入2006年,观音山面临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当年6月,樟木头镇政府向观音山公司发函,肯定了观音山公司承包开发观音山森林公园以来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受你公司财力限制……我镇政府拟按市总体规划要求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确立新的经营方式,由镇政府担任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

由此,拉开了观音山与当地相关部门“纠缠”的帷幕。

观音山未来之路如何走?

2006年以来,黄淦波与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起开始抵制各种所谓的重点工程穿越观音山,包括西气东输线路、从莞高速公路、南方电网高压线路等,甚至还与石新社区对薄公堂。好在最高人民法院判定黄淦波胜诉了。

黄淦波介绍了一个细节,再次暴露了当地官员为刘志庚“拿下”观音山想尽的各种办法和付出的各种努力。

2009年3月16日,时任樟木头镇党委书记的李满堂将他叫到办公室说,根据市委书记刘志庚的意见,镇里打算收购观音山公园,作价在1亿元左右。而当时,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投资和招资已超过6亿元。黄淦波拒绝了他。然后,石新社区就将黄淦波告上了法庭。

近年来,虽然刘志庚已落马,但当地相关部门对观音山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地官员在许多公开场合为观音山“点赞”,但始终没有真正去支持观音山的各项发展。

黄淦波回忆从接手观音山,到现在观音山成为珠三角亮丽名片的25年历程,他感慨万千。他希望,东莞能建设良好营商环境,助力观音山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灵活、创新的特点,继续努力用改革创新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观音山力量。

黄淦波的希望,也是诸多商家的希望。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之于人的生存,好的营商环境对经营主体来说不可或缺。尤其对于东莞市而言,全力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项、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