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全国林草系统取得的成绩,部署了2024年的10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这10个方面的任务,就包括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自然保护地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瑰宝和精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近年来,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母锏闹氐愎ぷ魅挝瘢持醒搿⒐裨翰欢锨炕匀槐;さ囟ゲ闵杓疲炔酵平匀槐;さ刂贫冉ㄉ瑁嗉坛鎏ā豆赜诮⒁怨夜拔魈宓淖匀槐;さ靥逑档闹傅家饧贰督⒐夜疤逯谱芴宸桨浮返纫幌盗兄匾募灾泄厣匀槐;さ靥逑到ㄉ杞辛俗芴宀渴稹�

2023年,国家林草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函》,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完善相关程序,形成本省整合优化方案报送国家林草局。当年,国家林草局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对各省级整合优化方案进行联审,自然资源部党组会审议通过了《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对于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观音山”)而言,却如同在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观音山始终站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角度,希望被纳入当地自然保护地体系。然而,观音山所在地的主管部门广东省东莞市林业局却始终拒绝将观音山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尽管观音山多次提出诉求,但东莞市林业局也没有给出任何拒绝的理由。

观音山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权属问题,观音山一直与当地社区(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社区)存在矛盾,而东莞市林业局不管青红皂白,甚至罔顾法律判决,执意站在社区一方,给观音山的正常发展制造各种障碍。

1999年,东莞商人黄淦波与观音山所在地——樟木头镇石新村委会(今石新社区)签订了《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联合⒑贤椤罚院献骺⒅垡羯缴止俺邪贤级ǹ⑵谙尬�50年。50年后,黄淦波占股51%,石新社区占股49%,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继续经营。随后,黄淦波注册成立了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以企业运作的方式开发、建设并经营观音山森林公园。

随着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发展壮大,2006年6月9日,樟木头镇政府向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发出了《关于调整观音山森林公园规划和经营方式的函》,在肯定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贡献后,提出要“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确立新的经营方式,由镇政府担任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

黄淦波拒绝了这一要求。但是,接踵而至了麻烦便多了起来。

2010年2月1日,石新社区向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起诉黄淦波、观音山公司,请求解除双方之前签订的联合开发合同,判决黄淦波归还观音山经营权。收到法院传票后,黄淦波、观音山森林公园开发有限公司立即向广东省高院提出反诉,请求判决石新居委会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继续履行合同。

2012年底,观音山森林公园历时两年多的权属之争落下了帷幕。多家媒体报道了此事,广东省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联合开发合同书》有效,双方应继续履行合同。然而,石新社区并不满意这一判决,于是,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内容仍是认为合同无效,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够对合同的合法性进行重新审理鉴定。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此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观音山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东莞市林业局是观音山的上级管理部门,就是因为这些事情,以及当时在任官员刘志庚等操纵,东莞市林业局认为观音山“不懂规矩”,所以,开始逐步“打压”观音山。

由于东莞市林业局拒绝将观音山纳入东莞市自然保护地范畴,进而企图摘掉“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格一事,对观音山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观音山再次修编在即的《总体规划》,也因为勘界和确定“四至”工作未果而停滞。

2023年4月15日—16日,观音山在北京举办了“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遭遇地方不承认以及违法破坏事件”和“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遇阻事件”两场专家论证会,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几位知名教授以及北京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等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加研讨论证。

专家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普查要求成立自然保护地,国家级森林公园理应被列入自然保护地,但因为东莞市政府不勘定“四至”,不提供红线范围,不落实具体坐标、桩界,反而把没有“四至”的责任推给观音山公园方面,这是东莞市政府部门不履行法定职责的错误及枉法行为。

鉴于政府相关部门及个别领导无端设置障碍,阻挠和破坏总规修编工作的情况,专家建议观音山应依法进行投诉,并对借观音山规划修编之机,企图强夺观音山经营权的行为,可依法控告、诉讼。如果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损失的,要依法向国家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举报,追究其刑事责任。

也有专家从宏观层面提出,当前我国应加快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依法依规、科学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带病”调整。加快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全国自然保护地总体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同时,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如果观音山能顺利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则应该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和执法,加强“天地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管控,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查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和执法能力,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如果观音山屡屡被阻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则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等方式,让全社会监督,以确保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毕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相关部门持续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以促进自然保护地健康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观音山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2024年东莞市林业局能够落实国家林草局的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作风,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ㄉ瑁傅母咧柿糠⒄棺⑷肷拿餍露Α�